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颈部肌肉发生挛缩或颈椎发育畸形导致患者的头部向一侧歪斜引起的疾病。一般可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骨性斜颈、后天性姿势性斜颈等。
先天性骨性斜颈是由于颈椎发育过程当中椎体出现异常而引起的斜颈,此类斜颈较为少见,约占所有斜颈患儿的2%,患儿会出现头颈姿势异常的症状,表现为头部向患侧偏斜,下巴扭向对侧,同时有颈部旋转活动受限。此外,还可出现颈部短粗等外观畸形,对于该病一般没有任何治疗方法可以阻止畸形的骨性结构的发育,随着年龄增加,畸形会逐渐加重。
发现患儿存在斜颈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小儿的先天性肌性斜颈常存在颈部肿块,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与颈部其他疾病鉴别,如颈部囊性淋巴管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X线检查
可初步鉴别骨性与肌性斜颈,骨性斜颈X线常表现为颈椎发育异常,而先天性肌性斜颈、挛缩性斜颈的颈椎X线结果则基本正常。
CT检查
部分骨性斜颈患者X线表现不明显,并且伴随有颈部肌肉紧张、挛缩,此时则需要进行颈椎CT检查对其进行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严重的骨性斜颈病人若出现头晕、手脚麻木等神经症状,需进行磁共振检查,看是否存在脊髓受压。
其他检查肌电图
可准确判断颈部肌肉是否存在痉挛,是诊断痉挛性斜颈的有效手段。
治疗方法
针对先天性骨性斜颈,目前暂无无特效疗法,可以等待5周岁以后手术矫形。成年肌性斜颈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明显改善外观。
异常的颈椎力线随儿童生长发育不断进展,可导致颈部外观畸形、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严重者还会压迫脊髓和神经根,造成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截瘫甚至死亡等不可挽回的后果。为最大程度保存神经功能、矫正畸形并改善预后,患儿常需尽早接受治疗。但颈椎手术侵入性强、风险高、难度大,儿童患者颈椎椎体发育差、可选内固定器械少,因此其治疗通常较为困难、复杂,且充满风险和挑战。
TAURUS枕颈胸后路钉棒系统
TAURUS枕颈胸后路钉棒系统,专门配置了全规格可以配合手术机器人或导航精准置钉的空心螺钉:
小儿颈椎发育尚不完全、存在骨性变异时,常规的颈后路置钉技术术中风险极高,术中存在椎动脉、脊髓损伤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通过导航的协助,完成TAURUS螺钉的精准植入,大幅降低了术中损伤的风险,有效改善了预后。